210聚会(2 / 3)

一段时间里,他看了自己觉得可能有答案的书,但是发现那些答案都不是他想要的,那些答案跟他所思考的结果都相差太大。

世界的本源是什么?

宗教说是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。科学说这个世界由最简单的物质组成。

谁是对的?

书上也是争论不休。

时优良没有从书上找到答案,所以他就只能看更多的书,从专业的到相关的到全部相关的。

最后,他得出一个答案世界的本源是什么?这是需要花上数不尽的时间去探索的问题。

存在是什么?我在这里,我就存在于这里吗?

时优良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,别人也不能给他一个准确的答案。

时优良又看了更多的书。当然也没有得出一个准去的答案。

不过,时优良明白了一件事情,那就是他不能心急,这个世界很大,到底有多大,他甚至不能想象。时优良觉得这个世界一定不是我们的肉眼所看见的这样的,一定不是世界地图所展示的那样的,一定不是宇航员从太空中看到的那样的。

因为世界的组成,是最基本的物质。那么,我们的肉眼看到的东西,就是物质合作完成之后的结果,也就可以理解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,是物质想要展示给我们的世界。

那么,物质不愿意展示的部分,是怎么样的呢?

这就是时优良好奇的东西,世界的本来面目。

很多人觉得他脑子坏了。

包括一些权威的学者,他们都觉得时优良已经分不清自己所思考的是神学还是科学。

时优良曾反问他们“神学是什么?科学又是什么?谁可以给我一个准确的答案?”

于是,时优良被踢出了神圣的大门。那时候他才只有十四岁,正在上初二年级。

世界上年纪最小的学者,被伟大的学者们以‘脑子坏了’的理由踢出了神圣的大门。

离开这道神圣的大门之后,时优良思考的更加多了

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存在,神学和科学之间有一根怎样的连接线。

世界的本源是什么,在我与别人之间,是什么维系着这所有的一切,不同的人际之间,有没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共同之处?

他们为什么那么生气?我只是踢出了我的观点,我不觉得我的观点有那么的惊世骇俗,有那么的叫人不能接受。

是我有问题,还是这个世界有问题呢?

时优良没有找到这个答案,直到现在也没有。

时优良还是只能够拿着书思考。

他从书上去找,也从生活中去找。

时优良喜欢有深度的书,《周易》和时间简史他都看过很多遍。

他对立面的思想很沉迷《周易》说

《时间简史》着重解答人类最古老的命题时间是有始有终的吗?宇宙是怎样诞生的?它从哪里来,又到哪里去?

传统思想认为,宇宙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,在时间上也是无始无终的。

但霍金则认为,宇宙有自己的历史,它大约诞生于150亿年前,那时,宇宙只是以一个“点”存在,不占有空间,也没有时间的概念。后来,这个“点”发生了大爆炸,时间和空间由此开始,物质逐渐形成。

宇宙起初的温度极高,随着时间的推进,它的空间越来越大,温度越来越低,其中蕴含的能量与物质不断发生复杂的反应,最终形成星系。宇宙的空间一直持续不断地扩大,膨胀,直至今日。

大约在距今50亿年前,太阳形成。大约在距今46亿年前,地球形成,并成为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。

宇宙继续膨胀,将来也会膨胀,可能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,宇宙会逐渐收缩,最终又收缩成一个不占有空间的“点”。

这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