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五章 哼,不想听(第二更求月票)(2 / 4)

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218 字 2022-10-27

挑身份?怎么还挑了包衣人家妾室?”

舒舒因为是红迷的缘故,正好晓得这一段,就跟九格格讲了一遍。

李织造的父亲,已故广东巡抚李士祯,本姓姜,是山东人氏,出身耕读传家的乡绅人家。

当时八旗还没有入关,一次南下劫掠人口,就俘了姜士祯到辽东。

当时正白旗包衣佐领李西泉见他是个读书人,为了保他性命,认其为义子,自此改名李士祯。

文氏就是李家给张罗娶的妻子,亦是包衣出身。

等过年八旗入关,八旗轮才,李士祯廷对中第,开始出仕,也打发人回山东,接了发妻王氏。

当时八旗还是多妻制,并嫡是常事,也没有人太在意。

后来李士祯品级越来越高,也给女眷请封,才算真正别了嫡庶。

可是因为前因,也没有人拿文氏当妾待,李煦这个长子也是嫡长子待遇,十六岁就萌父荫为国子监生。

瞧着文氏之前跟太后说话的意思,从儿子外放出京,她就跟着出京了。

李家大太太还有李士祯的其他妾室子女,现下都在京。

九格格听着,真是听故事似,跟着感伤一回。

“九嫂你说到底是王夫人倒霉,还是文嬷嬷倒霉?”

舒舒想了想,道:“只能在关外重新娶亲,是‘入乡随俗’;后头给原配发妻请封,就是‘时过境迁’……”

在辽东时,李父认了包衣旗人为义父母,保性命,也由着养父母聘娶妻子。

等到出仕后,他面对的却不单单是八旗,还有天下士人百姓。

真要是人品坚毅的人,李父被掠后压根活不下来。

他的父兄都是死于那次兵祸,真要说起来他算是投靠了仇人。

九格格听着李父的行事,心中多了不喜,却也没有口出恶言。

王朝更替,做了贰臣的不是一个两个。

她并没有好奇舒舒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,只当是九阿哥说的。

李父是内务府出身的二品大员,李煦现下又是内务府的织造郎中,内务府那边对李家故事知道多些也不稀奇。

“幸好文嬷嬷有个儿子,要不然真要憋屈死了。”

九格格道。

本是当成妻子出嫁的,结果莫名其妙的成了妾室。

舒舒小声道:“更幸运的是做了皇上的保母……”

这个,才是她在失了正妻之位后,却保住了儿子嫡长子待遇的主要原因。

如今李士祯已经病故,李家的当家人是长子李煦,而不是王夫人后生的两个嫡子。

九格格也明白过来,道:“怪不得汗阿玛提拔李煦,这样恩典李织造只有拼死效力的。”

姑嫂俩闲话一回。

九格格又提起万寿节礼。

舒舒笑道:“我们那份,是九爷预备的,早准备好了。”

这次也带着。

九格格好奇道:“是什么?”

舒舒没有说,道:“等到了正日子,妹妹就晓得了。”

要是所料不差,九阿哥应该会在万寿节前赶到苏州。

到时候就让他亲自奉上寿礼好了。

舒舒觉得九阿哥应该能赶到,可路上太赶了。

她心中盘算着时间,好像紧紧巴巴的。

但凡路上耽搁了,就要延了。

一时之间,舒舒有些矛盾。

既是盼着九阿哥顺利赶来,又是担心赶路太急遇到问题。

九格格见她神色低沉,带了关切道:“九哥的信还没到?”

每次都是小路子去高衍中那边取信,九格格晓得兄嫂通信的频率。

这次间隔时间十来天了。

舒舒摇摇头道:“信没到,不过人应该快到了。”

她没有瞒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