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七十三章 先行开路(2 / 3)

长生 风御九秋 3168 字 2022-09-29

除了先前被杀的那个野道,叛军营中还有偏将校尉,由于长生等人并未率先攻击他们,就导致这些偏将校尉一直在高声呼喊,指挥战斗。

有人指挥,士兵就不会作鸟兽散,而己方众人也并不惧怕,你敢往上冲,我就敢杀你,冲上来多少就杀多少,你不怕我就一直杀,杀到你怕为止。

叛军一直前赴后继,亡命拼杀,众人手起刀落,痛下杀手,没有片刻犹豫,没有丝毫留情,这些士兵家中多有父母妻儿,杀了他们无疑会令他们家破人亡,妻离子散,但这个后果应该由士兵自己承担,而不是作为敌人的他们所应该考虑的问题。

受伤的叛军凄厉哀嚎,猛冲的士兵高声叫嚷,但包括长生在内的五人自始至终一言未发,大声叫嚷只是为了震慑对手,但他们实力强大,并不需要这些花哨手段,而士兵之中也并无高手,也不需要他们发声助力。

五人虽然都没有使用灵气,但是从一开始就没有隐藏自己的实力,谁上谁死,无一例外,此举看似辣手无情,实则暗藏善意,所谓善意就是不让敌人看到任何希望,尽早知难而退。

世人崇尚谦逊内敛,只因谦逊内敛能够少招嫉恨,令他人更喜欢自己。殊不知谦逊内敛,隐藏实力并不是美德,而是一种极度虚伪的行为,因为隐藏实力很容易招致冒犯,而在别人冒犯自己时,如果继续隐藏实力,就会令得对方变本加厉,得寸进尺。

原本只需一巴掌将对方打跑就能解决的事情,就因为自己的隐藏实力而导致事态持续恶化,最终令对方得寸进尺并丢了性命,这就是所谓的忍无可忍,无需再忍,看似仁至义尽,实则恶毒至极。

没有谁是真正不怕死的,眼见前赴后继的冲锋并不能伤到长生等人,再见躺在地上哀嚎惨叫的战友越来越多,其他士兵士气大减,开始气馁后退。

后退还不行,得溃败逃命才行,不曾达到目的,长生等人便不曾停止杀戮,士兵不敢往上冲了,他们便开始反守为攻。

在营地北侧有一处木头搭建的高台,其作用应该是充当传递消息的烽火台,自战事开始,便不停的有士兵试图点燃烽火台,但所有靠近高台的士兵都遭到了众人的截杀,到得此时已经无人再敢靠近那处高台。

按理说打到现在,叛军应该已经知道不是五人的对手了,但剩下的叛军却并未溃逃,依旧抱有一丝幻想,想要凭借人多的优势拿下长生等人。

一群人凑在一起胆子会盲目变大,因为他们相信人多力量大,却往往忽视了就算再多山羊凑在一起,也打不过下山猛虎,不能正确判断局势的直接后果就是伤亡人数不断增多。

虽然三岔路口的叛军一直不曾点燃烽火台,但这片区域地势平坦,少有阻碍,故此七十里外的叛军先锋部队还是发现此处发生了状况,于是便派出探子骑乘快马前来察看情况。

两个探子骑马到来,在看清营地情况的同时,也被己方众人发现,不等他们调转马头回去报信儿,大头便纵身跃起,阴阳双轮同时脱手,将远处的两个探子尽数砍杀。

军队作战不同于江湖比拼,长生并不奢求全歼敌人,但打到现在叛军已经伤亡过半却仍在负隅顽抗,再打下去敌方极有可能全军覆没。

巴图鲁三人与张墨一起护着粮队前行,虽然马夫极力催马,奈何马车都装满粮草,且后面有羊群随行,移动速度颇为缓慢,此时距三岔路口仍有二十多里。

眼见叛军营地刀光剑影,喊打喊杀,巴图鲁好生着急,奈何长生先前告诫过他,他虽然技痒难耐却不敢前去参战,只能摩拳擦掌,唉声叹气。

驻守三岔路口的叛军之所以死战不退,主要是知道前方七十里外就是己方的大部队,寄希望于大部队前来支援,眼见大部队派来的探子被大头拦了下来,便有校尉高喊下令,命士兵骑乘马匹前去求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