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五章 早年(1 / 2)

大唐诗画田园 雕侣 2314 字 2021-03-09

在一个大环境下,就好比说在长安,谁家要是比自家富裕,谁家比自家官大,谁家的宅院比自家宽阔,都不太容易被别人关注。

因为,在长安的人太多了,一家富裕,就会上百家人比之更富裕,想要攀比那估计得气死。你说你官大,可长安缺官大得人?没管一部,恐怕连名号都不见得被人记得。

可在小环境下,就不一样了。

在山村,农村之中,谁家要比自家种得地多,谁家生的孩子比自家的孩子聪明,都会遭人嫉妒。

甚至邻家比自家多一根针线,都可能要酸上半天。

这就是人心格局问题,当然也和学识有关。

大环境下,大家比的谁更努力,想法设法地来提高自己,从而达到比别人过得好,比别人过的舒适的目的。而不是嫉妒,怨恨。

当然,乡村也不尽是这些,大多数还是心宽的。

梁家早些年,也是穷得叮当响。按照老爷子说的,最穷的时候,全家人一天吃一顿饭,都是勒着裤腰带吃的。

在没有盖成现在的房子之前,梁家的房子还不是乔生几年前的那个样子。

梁老爷子从祖上到现在都是穷人家子弟。追溯到隋炀帝,战乱的时候家里更被一次次搜刮,抢掠。穷也就成了必然的状态。

大唐初,长安一带被打下来的时候,梁家才安稳了些。

可安稳归安稳,穷还是穷。

梁耀祖,梁耀宗,以及乔氏兄妹三人,可都是要吃饭的。乔氏还好说女孩家的,就算能吃,也吃不了多少。

但是,梁耀宗和梁耀祖两人本身就长得快。体格大,五六岁,要是想吃饱,得两碗饭,两个大饼子不可。

所以,老太太说那个时候,乔生的这两个舅舅,都是瘦骨嶙峋,最招村里的狗待见。

说得有些可笑,但是老太太眼里却一直泛着泪花。

当年,乔生的两个舅舅因为饿去偷别人家厨房里的饼子,被狗追着满村跑,最后被人家抓到差点打死。这是老太太一辈字都在说的事情。

她不怨自家的孩子,也不怨人家。老太太说其这个,也只是怪自家那个时候没本事。让孩子跟着吃了苦罢了。

生活安稳了,那就不担心别人来抢,来掠夺了。再加上梁家还有些田产,所以经过几年下来,梁家才日子好过些。

可是穷还是穷啊,日子好过,那是在不缺吃的情况下说的。

老爷子说起那个时候自家的生活,也有点苦中作乐的意思。

说自家的房子最好,顺风顺雨,其实,那是说自家的房子已经破得不成样子了。

一间很大得茅草棚子,还不是茅草屋。四周漏风,头顶漏雨。夏天还好,到了冬天,一家五口要不是早有打算,在家里挖了地窖,能钻到地窖里才避免了夜里的苦寒,恐怕一家人都要冻死在茅草棚子里。

家里用的,不说其他,铺盖是没有的,那春秋冬是怎么过得?

草呗,把干草铺在草席上,铺得厚一些,然后睡得时候,身上盖的是麻布袋子缝好之后,里面装满了麦秸的铺盖。

就这,还是村里过得好的,据说那几年,就算没了战乱,可饿死的,冬天冻死的,夏天因为得病死的特别多。

梁家五口人能都活下来,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了。

再后来,村里人组织打猎,梁家男丁都跟着去了,然后打回来得猎物,很少被家里吃,大部分还是出去卖钱。就这样,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,常年吃不饱不说,还要拉饥荒。

随后,这边镇子上有做皮毛生意的人家需要招工来销制皮毛,梁老爷子就带着乔生的两个舅舅就都去了。

一个月给多少工钱不说,关键是人家能管上一顿饭。还学了一门手艺。

随后,梁家的日子才过得有个人样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