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七十章 帅帐论策(下)(2 / 4)

贞观大闲人 贼眉鼠眼 5753 字 2020-07-13

朝他一瞪,程咬金哼了哼,悻悻忍住没吱声,李绩倒是一脸淡定,似乎对李素的说法并不意外。

“子正,你继续说,朕愿闻其详。”李世民和颜悦色道。

李素揉了揉鼻子,既然开口了,索性便说个透彻吧。

指着地图上的辽东高丽地形图,李素道“陛下,诸位叔伯,大家或许听说过,高句丽国虽小,但民众和军士皆凶悍好斗,一旦动手,往往舍生忘死,不顾性命,两军对垒,若一方将士存必死之志,这支军队很难战胜,哪怕战场上一对一的厮杀,我大唐关中府兵能否胜出犹未可知,诸位叔伯,小子的说法不知诸位以为然否?”

众人一阵沉默,显然李素的说法他们都听说过,李世民在决定对高句丽动手之前,便已充分了解了高句丽的风土人情和战力,李素所言不虚。

见众人沉默,李素接着道“还有,这份地图描绘并不详细,虽然城池道路皆绘于上,但是并没有标明地形和山地,诸位,高句丽可不是平原国家,它的国内四处皆是高山峻岭,山路崎岖险恶,山林茂密,常人难以翻越,大军若进入高句丽境内,首先要面对的便是行军的问题,以及后军粮草运输的问题等等,这些都是正式开战之前最棘手的麻烦……”

帐内众人闻言顿时凛然。

李素望向李绩和程咬金,道“舅父大人和程伯伯刚才的平高丽之策都很好,只是二位将行军的路程和时间估算得太乐观了,高丽多山,城池皆在群山之间,平常行军日可至的路程,若换作山路恐怕要十天半月,其次,咱们这次是主动进攻,那么就有一个天时地利的问题,高丽将士熟悉境内的地形,而且擅长山地丛林作战,而我们虽然人数众多,看似兵强马壮,实际上只要进入高句丽,我们的骑兵没有平原地带冲锋,基本没有用处,我们的府兵对山地战并不熟悉,贸然进入山林,不知会被哪里冒出来的埋伏杀得伤亡惨重,所以,我劝诸位莫将心思完全放在攻城上,而是应该分出心思多想想行军时如何克服高丽的地形问题。”

李素说完,帐内众人陷入久久的沉思。

半晌,李世民忽然颔首道“今日幸亏子正良言,否则你我怕是犯了轻敌之错,朕觉得子正所言有理,咱们要想的不是如何攻城的问题,首先要想如何行军,如何在山地丛林里行军减少战损,这个问题理当列于攻城鏖战之前。”

众将皆点头,神情变得严肃凝重,大家都盯着地图皱眉苦思不已。

李世民望向李素,展颜笑道“子正高才,今日朕再次见识了,得此良言提醒,朕觉得可记李子正一功,诸公以为如何?”

众将纷纷心服口服地赞同。

李世民扬声道“行军长史何在?给朕记下,给泾阳县公李子正记上一功,来日凯旋回朝再论功封赏。”

长史恭敬退下,李素躬身道谢。

李世民笑容渐渐敛去,呆呆注视着地图,叹道“朕确实轻敌了,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,皆大败而返,若说全怪他暴虐无道,将士离心,恐怕也不见得,高句丽并不容易征服,穷山恶水,百姓贫寒,举国子民失无所失,若有外敌启战,怎能不豁命相搏?是朕想得太简单了……”

众将一阵沉默,其实,岂止是李世民想得简单,所有将军都想得简单了,大唐这些年攻无不克的胜绩已渐渐冲昏了君臣的头脑,骄气渐盛,滋生了轻慢之心,以为东征高丽也和以往任何一场战役一样手到擒来,现在李素一盆凉水倒头淋下,帐内君臣终于清醒了,他们第一次用凝重的目光正视这个贫瘠却凶悍的国度。

盯着地图看了许久,李世民抬头看着李素,道“子正似有未尽之言吧?刚才你说了那么多困难,依你之见,我军当如何攻伐之?”

李素嘴唇嗫嚅了几下。

其实以他的看法,最好的办法就是现在掉头回长安,不损一兵一卒,就算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