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 使坏(燃魂3)(2 / 2)

想而知,董卓若是喝了所谓的西域美酒,也会与李傕一样饱受折磨。

当然,最惨的还是此时的李傕。

不敢细想,辣眼睛!

……

话分两头。

青泥关。

三军将士喝着热汤,烤着火,吃着烤马肉。

待这一切结束,刘辩便让三军将士休息。

眼下是后半夜寅时过半,尚有两个时辰天亮。

如今南武关、青泥关皆落入刘辩之手,自然不担心有人将消息告知董卓。

不多时,三军将士渐渐睡去,刘辩等人也已经睡去。

争取养足精神,急行军一日便可,抵达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,下邽渭南。

很快,三个时辰转眼即逝。

风雪停了。

刘辩醒来,徐达、秦琼等人已然整齐军马。

对此,刘辩清楚他们没叫醒自己的原因——

不单单是主公,只希望劳累的主公多睡一会儿。

刘辩临走前,只留下两千士卒,选出两个团长,可他们仍旧喜欢“千夫长”这个名称。

至于白袍军陈庆之,自然带在身边。

如此腹有良谋的骁将,若留下守城,着实可惜。

青泥关距离下邽六十里。

若是骑马奔袭,夏日不消三个时辰,便可抵达。

可眼下刚刚下过风雪,纵使骑马,最少也要五个时辰。

至于徒步,最少需要一天时间。

刘辩一方58万大军,7000余降卒,外加白袍陈庆之的800人,白天行军碍于扎眼。

不过,庆幸刘辩大军走的均是山路,本就人迹罕至的地方。

可是,由于大军最终要抵达下邽,下邽的人口达到数万之多。

即使夜里抵达,也难免被发现。

人多嘴杂,个别人难免将消息告知董卓。

刘辩去往下邽的目的,只是为了等候潼关的斥候,以及长安派出何人,前去潼关援助。

按照刘辩的计划,最好是吕布。

可是,按照历史进程,四月份司徒王允,才开始巧施“美人计”、“连环计”。

也就是说,董卓、吕布可能已经见过小貂蝉,只是王允尚未将小貂蝉送到相国府上。

可是,假设此时的吕布已经喜欢小貂蝉,是否援助潼关,尤未可知。

当然,眼下最重要的便是大军分开。

于是,刘辩与荀彧、徐达、秦琼商议一番之后——

刘辩带上秦琼的三千玄甲军,陈庆之的八百白袍军,直奔下邽。

徐达、甘宁、樊哙,带上四万大军,直奔长安以南二十里外,原地驻扎。

荀彧、王伯当、罗成以及燕云十八骑,裴元庆,带上两万五千余将士,前往沈岭西北三十里外,接应鲁、熊、张三部。

想着要与刘辩分开,荀彧、王伯当、罗成十分不舍,尤其是荀彧。

以前无论去哪,荀彧都陪在刘辩身边。

对此,秦琼向荀彧拱手,“请先生放心,叔宝必将全力保护主公。”

本不想每章最后都喊话求推荐票的,只因投票的少,很少,夜白需要动力啊!!请赐我推荐票吧!!

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