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章 坐,还是不坐?(燃魂2)(2 / 2)

知道刘辩得民心,还对他动杀机,不仅会被史官写进史书,还会遭到世人的唾骂,以及堵不住的悠悠之口。

倘若如此,才是真的得不偿失。

至于在场众人对刘辩的表现,除了仍旧气愤的张喜,其他人没有任何异议。

旋即,哭花了脸的刘协,离开刘辩的怀抱,仍旧带有哭腔地说“感谢皇兄将董相国赶走,请受伯和一拜。”

刘协一直惧怕董卓,对于此时的称呼,只是叫顺嘴了。

刘协话音未落,便向刘辩躬身作揖。

“陛下,不可!!!”

在场所有官员,听到刘协的话,纷纷制止。

别说董卓因为刘辩来了,逃去郿坞,即使将董卓杀了,刘辩也不该承受天子之礼。

若他刘辩受之,大汉威仪何在?

在场的都是大汉的肱骨老臣,最在意这些礼节问题,故而提示刘辩、刘协,什么是君,什么是臣。

然而,刘协并没有听他们的话。

即使他们苦求,刘协也没有听,反倒实打实的躬身作揖。

当然,刘辩并没有任由刘协胡来,反倒扶着刘协的手臂,劝阻道“陛下,不可啊!!”

即使刘辩阻拦,可列位老臣仍旧没有放在心上,毕竟按照礼仪,他刘辩是要跪着去扶刘协。

“你、你们……这是寡人与皇兄之间的事,你们也要管?

若不是皇兄率军连破函谷关、潼关,使得董相国逃去郿坞,你们哪还能与寡人交谈?

你们不感谢皇兄也就罢了,竟然阻止寡人,你们、你们……”

不得不承认,这是刘协登临皇位以来,第一次发火。

原因是为了刘辩。

顷刻间,在场老臣无不吓的跪倒在地,连连磕头,“陛下息怒,陛下请息怒啊!!!”

刘协没有搭理众人的举动,反倒拉着刘辩的手,径直走向殿上,让刘辩与他同坐。

刘协今年十一岁,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,说话做事自然孩子气。

只是,刘协落座的瞬间,刘辩反倒杵在原地,没有坐。

“皇兄,你快坐下啊!”

伴着刘协的话音落下,殿下列位老臣这才抬头看向两人,连连摆手道“陛下,使不得啊!使不得啊!!”

“尔等若是再敢多嘴,寡人就打你们的屁股!!!”话毕,刘协再次看向刘辩,“皇兄,快坐啊!”

众人听着刘协的话,瞬间无语凝噎,不敢再制止,反倒看向刘辩。

看到刘协天真无邪的模样,再看向众臣紧张的模样,刘辩轻笑着说“陛下,皇兄……”

不等刘辩说完,殿下的张喜突然起身,再次呵斥,“赶走董卓又何如,我张喜可不放在眼里!”

转念,张喜拱手道“陛下,张喜乃是为了大汉天威,还请陛下宽恕张喜的冲撞之过。”

张喜说完,屈膝下跪,三叩首,起身拂袖离去。

要说这张喜一再针对刘辩,莫非不想活了?

何况,张喜区区一介卫尉,竟敢当庭怒怼弘农王刘辩?

那么,他张喜又是何人?

面对小瘪三张喜,刘辩又当如何?

预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